Jesus

2025-09-01
常年期第二十二周周一
路4:16-30
耶稣来到了纳匝肋,自己曾受教养的地方;按他的习惯,就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,并站
起来要诵读。有人把依撒意亚先知书递给他;他遂展开书卷,找到了一处,上边写说:“
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,因为他给我傅了油,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,向俘虏宣告释放,
向盲者宣告复明,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,宣布上主恩慈之年。”他把书卷卷起来,交给侍
役,就坐下了。会堂内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他。他便开始对他们说:“你们刚才听过的这
段圣经,今天应验了。”众人都称赞他,惊奇他口中所说的动听的话;并且说:“这不是
若瑟的儿子吗?”他回答他们说:

“你们必定要对我说这句俗语:医生,医治你自己罢!
我们听说你在葛法翁所行的一切,也在你的家乡这里行罢!”他又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
: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受悦纳的。我据实告诉你们:在厄里亚时代,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
月,遍地起了大饥荒,在以色列原有许多寡妇,厄里亚并没有被派到她们中一个那里去,
而只到了漆冬匝尔法特的一个寡妇那里。在厄里叟先知时代,在以色列有许多癞病人,他
们中没有一个得洁净的,只有叙利亚的纳阿曼。”在会堂中听见这话的人,都忿怒填胸,
起来把他赶出城外,领他到了山崖上——他们的城是建在山上的——要把他推下去。他却
由他们中间过去走了。
《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》就今天福音指出:
我们并不确切知道耶稣在传教生涯的哪个时刻返回纳匝肋,甚至也不清楚他离开期间具体
身在何处。对观福音呈现耶稣似乎与洗者若翰有所联系,尽管不清楚耶稣是否为若翰的门
徒。在接受洗礼之后,耶稣曾在旷野度过一段时日,然后开始了他的在世传教,这其中包
括返回故乡这一情节;路加从玛窦福音(13:54–58)借用此细节,但将此事安排在耶稣传
教生涯的起始,从而为福音叙述带来更完整的结构。此外,唯有路加呈现耶稣诵读了一段
由依撒意亚先知书(58:6与61:1–2)综合而成的经文。
当时惯例,会堂长会邀请本地受人敬重的人士或外来的宾客诵读法律、先知或圣卷。路加
记载会堂长交予耶稣一卷包含依撒意亚作品的经书。
依撒意亚是所有先知中最具默西亚预示者之一,也是新约中被引用最多的先知;这段经文
也让我们一窥旧约预言在新约中的运作方式。虽然依撒意亚当时针对巴比伦充军结束的事
件而发言,早期基督徒却扩展其含义,将其默西亚的暗示应用于基督。耶稣所诵读的预言
明确传达出社会正义的主题,与玛利亚的“赞主曲”(1:46–55)相呼应。
依撒意亚提及“困苦者、心灵破碎者、俘虏及囚徒”的复兴,这些人皆为当时社会中的边
缘人(61:1–2)。但在福音中,路加将这喜讯的接受者修改为“贫穷的人”、“瞎眼的
”、“受压迫者”(4:18–19)。这项修订不仅扩展了依撒意亚所言之人,更明确指出谁
是喜讯的对象。
人们对耶稣的初始好感迅速转变为嫉妒和愤恨,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这位本地人获得如此声
望。耶稣见他们态度转变,便援引旧约中两位先知宁愿向外邦人而非以色列人施行恩惠的
事件。他所举的例子与他所诵读的依撒意亚经文相呼应。在百姓眼中,这位出身卑微的人
竟然向他们宣讲圣言,已令他们难以接受;而当耶稣在争论中居于上风,并指出天主的救
恩亦临于外邦人时,更令他们勃然大怒。这一幕也预示了《宗徒大事录》中保禄的宣讲使
命,即向犹太人专门宣讲或同时向外邦人宣讲之间的张力,成为初期教会分裂的重大根源
(Johnson,第81–82页)。耶稣无畏地面对他们的死亡威胁,毅然离去,再也没有回来。
今天主前福音默想,聖神領我记起我年轻时一个国外福传的经验。当时我陪伴的高中学生
皆出自富裕人家。在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月,学生的家长就联合起来向我的院长抗议说,我
的外语不够好,没有资格教他们的子女教理。当时,我的院长只好把我调离。其实,那时
我已誓发了终身愿,在修会的初学院陪伴初学生。日后,我被修会派回我长大的地方福传
,那里的教会给了我很大的肯定与支持。然而,耶稣在世时,真正支持他,跟随他的人不
多。尤其,在主受难时,留在他身旁的人更是屈指可数。我明了,活在今世,我定睛的是
主。
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,你看见什么?

+ZHY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