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esus

一月二日          

主显节前

若1:19-28

 

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:当时,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,到他那里问他说:“你是谁?”他明明承认,并没有否认;他明认说:“我不是默西亚。”他们又问他说:“那么你是谁?你是厄里亚吗?”他说:“我不是。”“你是那位先知吗?”他回答说:“不是。”于是他们问他说:“你究竟是谁?好叫我们给那派遣我们来的人一个答复。关于你自己,你说什么呢?”他说:“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:修直上主的道路罢!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。”被派遣来的有些是法利塞人,他们又问他说:“你既不是默西亚,又不是厄里亚,也不是那位先知,那么,你为什么施洗呢?”若翰答复他们说:“我以水施洗,你们中间站着一位,是你们所不认识的;他在我以后来,我却当不起解他的鞋带。”这些事发生于约旦河对岸的伯达尼,若翰施洗的地方。

 

《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》就今天福音指出:

犹太人(指居住在耶路撒冷或附近的人)派遣司祭与肋未人来质问洗者若翰。司祭与肋未人仅在此处提及,其具体作用不明确。第24节也存在一定模糊性,它可能指是法利塞人派遣了司祭与肋未人,也可能指被派遣的人本身是法利塞人。然而,司祭与肋未人通常是撒杜塞人,而非法利塞人。无论如何,其大意明确:宗教权威对洗者若翰持怀疑态度,因此质问他关于自己的身份及施洗的原因。

 

若翰首先为自己作见证,否认自己是“默西亚”。他不是犹太人期待的“受傅者”,也不是厄里亚——那位被接升天,预期在默西亚来临前回归的先知(列下2:1–11)。若翰也不是“像梅瑟的先知”,即梅瑟曾预言的先知(申18:15–19),这位先知将在梅瑟死后某时被天主派遣,具有类似梅瑟的使命。

 

随后,宗教权威质问若翰为何施洗。若翰回答说,他只是用水施洗,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,他们不认识他。尽管解鞋带是奴仆的工作,但若翰宣告,他甚至不配解开这位的鞋带。

 

每当提及若翰施洗时,总是在水多的地方,这表明其施洗方式与犹太净化礼仪有某些相似之处。如今,“约旦河外的伯达尼”被认为位于约旦河对岸,靠近死海北部的入口,在约旦境内。自基督教早期,这一地点就与洗者若翰联系在一起。

 

今天主前福音默想,圣神领我明了,身为主的跟随者,我要全心支持那些把主带给他人的人。我要看的不是蒙召服事者的身份,学历,地位,资格或职称,也不是他的福传方式是否与我的一样,而是他以身教和言教所带出的人的悔改与皈依。洗者若翰和耶稣及教会历代许多圣人皆经验了不被理解,经验了迫害,被定罪,甚至生命的摧残与毁灭。回顾我的生命历程,不也有类似的打击与迫害。仰赖主的恩宠,我要坚持并顾好的是每天主前的祈祷与福音默想,好跟紧召叫我并领我前行的主。

 

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,你看见什么?

 

+ZHYS